在美国,每年有超过20万起伤害和玩具有关,在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网站上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被勒令召回的产品,这些五颜六色的玩具,可能因为绳带过长,声音过大,某个小螺母的设计,或者尺寸等问题,造成孩子窒息、中毒、烫伤、跌倒甚至溺水的意外。那么,作为父母,该如何帮助孩子消除这些隐患呢?
根据中国玩具企业分类,我们按照材料将玩具分为:娃娃类、电玩具、童车类、塑料类、弹射类。今天我们逐一盘点玩具中的安全隐患。
第一类电玩类玩具:这个玩具手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,且发出声压为109.6 到111.3分贝,对儿童听力有损伤危险,故被欧盟勒令退出市场。
可能存在的隐患:误吞和噪音。电玩类玩具最大的隐患在于电池和小部件。孩子误吞电池的意外屡屡发生,3岁孩子的喉咙就可以吞食一节7号电池,而纽扣电池的危害更大。同时,电池盒需有螺丝固定,孩子应该是打不开的。此外,电玩类玩具的噪音要特别注意,通常来讲,超过70分贝的噪音就会对孩子听觉系统造成损害,80分贝,孩子就会感到难受,头昏、耳鸣、情绪紧张。
温馨安全提示:1、螺丝固定 这个细节很重要,任何玩具的固定螺丝都应经常检查,一旦发现松动、脱落现象,要及时处理,以免造成孩子吞食意外;2、检查噪音 虽然我们无法自测声音分贝,但可以试听,如果成人觉得声音刺耳,对孩子一定会有伤害;3、表面光滑许多电玩类玩具的表面或许是金属制作的,要特别注意不要有毛刺,不要有尖锐的棱角;4、安全习惯 告诉孩子不要将金属玩具放进嘴里,因为金属可能含有不安全的汞元素,长时间玩耍会有慢性汞中毒的可能。
第二类娃娃类玩具:这款名叫索菲的洋娃娃,因发丝过长,造成一位1岁半的孩子出现绕颈的意外,被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勒令召回。
召回理由是:娃娃头发过长可能会打圈,正好绕进孩童的头部和颈部;同时娃娃配有发带,当发带变松时,同样会让孩子有窒息危险。
存在的安全隐患:易燃、窒息。通常来说,娃娃类玩具多指毛绒玩具。此类玩具的隐患多在材料是否易燃,体积过大易导致年龄尚小的婴幼儿窒息。这个因为娃娃丝带过长引发窒息风险的案例给我们提了个醒:判断每类玩具的安全标准不能单一。
安全提示:1、体积 过大的毛绒玩具应远离婴幼儿,尤其不要在儿童床上放置这些毛绒玩具;2、标准 购买有3c安全认证的标准产品;3、材料 材料要选择安全可靠来源的产品;颜色选择淡雅,不要有过多染色的产品;4、小部件 尽量不选择有小部件缝制的玩具,以免孩子拉下误服。
第三类童车类玩具:美国曾接到5例伤害报告,这款由美国kolcraft公司生产的儿童推车,因在调整推车升降车把时,孩子的手指被开关锁的铰链夹住,被勒令召回。
存在的安全隐患:夹伤、绕颈危险。童车类玩具要特别注意各个部件之间的间隙,如轮子和玩具的间隙、发条装置间隙、铰链间隙等,以免孩子发生夹伤和绞伤意外。此外,也要特别注意玩具上绳带的长度,过长的绳带易让孩子发生绕颈危险。
温馨安全提示:1、部件间隙 轮子与玩具间隙、发条装置间隙、铰链间隙等均需符合小于5mm或大于12mm的标准,否则就有夹/绞伤危险;2、拉童车的绳带 不可超过22cm。
第四类塑料类玩具:这款迷你星星拼接套装玩具因塑料圆形头易脱落致幼儿窒息,日前被美国edushape公司召回。
存在的安全隐患:有害原材料、误吞。塑料类玩具在玩具中占的比例很大,控制材料的安全源头是关键。央视今年3月做过一期玩具材料调查,很遗憾,大多数批发市场售卖的塑料玩具材料,都是由医疗垃圾、金属垃圾等构成,在加工中大量使用甲醛制塑。而如此生产出来投放市场的摇铃、玩具车等玩具,经常被孩子们放在嘴里玩耍。此外,塑料玩具的小部件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,以免脱落引发吞食的意外。
温馨安全提示:1、正规厂家 唯一可以控制产品生产源头的就是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,即三要:要去大型超市购买、要有正规发票、要有产品生产厂家的地址和电话,在工商局网站上可以查到备案企业;2、产品细节 小部件是否容易脱落,电池盒是否封闭固定等;3、检查缝隙 以免出现宝宝手指被夹伤的风险。
第五类弹射类玩具:央视做过一期水枪调查,对市面上售卖的具有高压喷射力的水枪做实验,结果发现:电动加压式水枪,3秒内可射穿3张纸。
存在的安全隐患:射伤。有男孩的家庭多有这类玩具。弹射具有一定速度和危险性,已经不属于儿童适宜的玩具。严格意义上来讲,我们不主张给低龄幼童购买。如果非要购买,可由家长操作给孩子看,不要让孩子自己控制。
温馨安全提示:1、正规购买 重视国家对弹射类产品生产的标准,注意购买的正规渠道和质量保证;2、家长操作 此类产品多为电动,压力大,速度快,需由家长来控制操作;3、反复提醒 告诉孩子这种玩具的危险性,时刻告诉孩子安全使用方法。
【上一篇:布娃娃请客 家长陪玩 】 【下一篇:家里最适合玩的亲子游戏 】